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

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(三十二)


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:第一、依智慧門,不求自樂,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。第二、依慈悲門,拔一切眾生苦,遠離無安眾生心故。第三、依方便門,憐愍一切眾生心,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。這三種與菩提相違背。我們講的發菩提心,就應該知道,哪一些是障礙發心的,我們要很清楚。在玄義裡面,祖師大德為我們說出來,有這三種跟菩提心相違背。那這三種不外乎就是沒有智慧、沒有慈悲、沒有方便,所以才會有以下的過失。你要是有智慧,就不會貪著自身;你要是有慈悲,就能令眾生安穩;你要是有方便,就不會希望眾生供養你的身心,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,要是有方便,自然能夠遠離。要是沒有方便,那就會貪著恭敬供養,沒有辦法拔濟眾生。第一種是沒有智慧,你就會認這個四大假合的身為我,堅固的肯定這個身是我,有這種觀念那就是眾生。四大-地、水、火、風相互凌奪,什麼叫做凌奪呢?就是互相抵消。火跟水互相抵消,地跟風互相抵消,四大本來就空,這個身怎麼會是我呢?你認這個身為我,就表示沒有照破四大本空的智慧,所以才會貪著自身故,這是說用心。要了解四大本空才有智慧,那麼在事相上表現出來,就是不讓身放逸,我們這個身很喜歡放逸。像去道場會要求大眾坐椅子只坐三分之ㄧ,尤其在戒場過堂的時候,是長板凳,也要求你只坐三分之ㄧ,讓你的身端肅起來,不會懈怠。在打掃清潔的安排,讓高個子的去擦桌子底下,讓矮個子的去擦高的窗戶,不按常理來,要你彎腰,不要貪著這個身的安逸。佛制中夜睡眠,就是十點到兩點,睡四個小時。現在的道場較為寬鬆,睡眠大概是六個小時,十點到四點,這樣睡下去,一天四分之ㄧ的時間,就統統睡掉了。阿那律尊者為什麼會失明?就是因為在用功的時候打瞌睡,佛喝斥他為蚌殼類,一睡一千年,不聞佛名字。所以他發勇猛心,認真的用功到眼睛都瞎掉了,這是阿那律尊者。所以釋迦牟尼佛教他樂見照明金剛三昧,雖然眼睛瞎了,可是他有天眼通,心眼洞開,能觀見十方。這是不貪著自身,佛法講的少睡眠。現代的人很愛睡覺,還有人的興趣是睡覺,動不動就想睡,聽經也睡,聽經為什麼會睡呢?業障。對佛的經典心生迷悶,所以聽經會睡著,那能讓他睡嗎?不行。你再想想為什麼聽經的時候特別想睡覺?如果這時候讓你看連續劇、看電影睡不睡?不但不睡,精神還好得很。聽經能消業障,聽久了昏睡的障蓋會除滅,因為經典講的是如來的智慧,能破一切眾生的愚闇。很多初學的同修聽經都會睡著,這裡跟大家講,你不能讓他睡著,這是每一位學佛人多半都有的過程,只要你堅持聽一段時間,睡眠的業障就會慢慢的消掉,所以為什麼要制定早課、晚課?就是不讓你睡太多,為什麼要定晚課?不讓你忙過頭忘記用功,晚課還不夠,還再加一支慧命香,慧命香用功完了,一般道場就安板止大靜,這一天就過去了,止大靜就是可以去睡覺。所以眾生的貪睡就是貪著自身,睡眠的過失,經典上有記載,身、心容易放逸,沒有精進力、沒有道力,容易懈怠、懶散,修行上容易苟且、容易自欺,真的像《無量壽經》講的「身愚神闇」,人會越睡越愚鈍,心神會越來越闇昧,所以學佛的人要睡得少。我在這裡講睡得少,就怕很多同修要退心,也不能吃肉、也不能玩,現在連睡覺都不能睡,還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睡覺才是最高享受,還說學佛會得到快樂,吃也不能多吃,睡也不能睡得舒服,又不能講話,眼又不能亂看,身也不能亂動,怎麼會是享受呢?明明是虐待,來道場挨罵還說是消業障,你們這些出家人真是會虐待人。一般人是這樣看,但是有智之人「依智慧門」不這樣看,你有這些錯誤的想法,那就是貪著自身,就是沒有智慧。像念佛坐一個小時腳很痠,有的道場不讓你放腿,在我們這裡很輕鬆,左右腳可以互相換,兩腳都痠了乾脆都放掉了。有的道場佛七還要求每天五百拜,這五百拜是你念佛上殿以外的時間,要拜五百拜。以前煮雲法師打佛七,念佛以外的時間拜一千拜,消業障!現在有同修,覺得念佛一兩千聲就很多了,想想看,這麼少的佛號你的心怎麼攝得住?我們先不講佛號的質量,就講數量,你念得不習慣、不穩當、不牢靠,念佛還要躲起來念,怕被人家笑說腦筋是不是有問題,這就是我相。在念佛堂念佛會打瞌睡那是心昏鈍,這是業障。以前是配有香板,有糾察師會拿香板供養你。要出家受過三壇大戒,才有資格打香板,現代打佛七拿香板,是做做樣子,不敢打你,頂多就是用香板拍一下肩膀,不能用手拍,用手拍又有法律問題了,用香板拍一下,表個法,你看現代人我執有多重,那要怎麼修行?這是個人主義,講明白一點就是我執,處處增長我執、我見、我慢、我愛、我貪。「我」越大,智慧就越小,所以這裡才教我們「依智慧門」,把「我」放下。只要有「我」,你的思想就都是從自己做出發點,不能普觀,現代人說的看得不遠,沒有宏觀,這就是我執重,沒有智慧。你要求智慧就要為眾生著想,就像我們提倡流通法寶,這要有智慧,我就跟一位專門負責法寶流通的居士講,他負責的法寶流通到亞洲、美洲、歐洲至全世界,我跟他說你在功德箱上面打上法寶流通,不是只印送經書,上面還要寫流通正法,流通不是只幫人家寄送,送到就好,還要讓法寶很方便的讓眾生取得,要讓法寶動起來,眾生要請不能設限,這是智慧,要是整天想著我道場的開銷,怎麼樣能夠節省,以為是省了眾生的錢,實際上是消耗眾生的錢,因為你法寶印了流通不出去。法寶流通量要大、點要多,來我們道場請法寶,完全沒有限制,只要有我們就送,我們有多少錢就做多少事,沒有錢了就不做,那因緣就到此,要是還能做就盡量做,所以在流通法寶上,要具有高度的智慧。多少人想滅佛法,大家是生活在台灣,要是到東南亞的國家去,你就知道其他的宗教都想要消滅佛教,他們希望佛教的經書最好不要印,流通不出去,這樣佛教就衰了,所以要是限制眾生請法寶,跟佛心相違背,而且你可能侵損十方,因為錢從十方來,你要讓它流通到十方,印送的法寶要讓它普遍十方。所以我跟他講,你要想方法把法寶流通出去,不只是墨守成規,照著原來的方式流通,現代科技、人事環境不一樣,流通的方式也會不一樣,要讓正法可以流通,這叫依智慧門,不再從我作出發點,而是從眾生作出發點,你要是能這樣想,能這樣流通正法,會開大智慧,對於經教能很快的吸收、很快的聽得懂,對於佛法能夠快速的契入,對於煩惱能夠放得下,所以這是依智慧門,與菩提相應,尤其是流通正法,那更是與菩提相應,所以拿著眾生的錢,不要用世間那一套想法,現在有人把企業化的經營帶到道場,這是不對的,企業化的管理,目的是為了要獲利、賺錢。那麼成立道場,目的是要修行、斷煩惱,這不一樣。一個是有所求心,一個是無所求心,那怎麼會一樣?一個是爭名奪利,對人再恭敬也是為了要利益;佛教道場則純粹是發心、修福,要為一切眾生做,整個出發點就不一樣。所以你看古來祖師大德,他們聰明絶頂,每一位幾乎都是國師,也沒有建立一套世間的體制在帶道場用,像清涼國師是九朝的國師,大僧統是唐朝的官名,天下的出家人歸他管,清涼國師人稱華嚴菩薩,他有四十顆牙齒,臨終火化有牙舍利。有一位僧人到印度去,半路上看見天空有個鬼神,鬼神念咒叫他停下來,問他要去哪裡,他說我要到支那(中國),請華嚴菩薩的舍利回印度供奉,他問華嚴菩薩是誰?就是清涼國師,後來回去上奏給皇帝,開棺一驗四十顆牙齒真的少了一顆。古來祖師大德以高度的智慧,建立道場、寺院,它的體制都是讓眾生能斷煩惱、成菩提,放下我執、我見,不求自樂能令眾生把我見放下,自利利他,這是真正的順菩提門。所以來道場發心,要放下我執我見,能捨己為人,不要計較誰做得多、誰做得少,你就是順菩提門,與覺悟相應。尤其是流通法寶,這是我們相當重視的,正法不能流通,愧為佛弟子。尤其是在末法,願意流通正法的人不多,印書後面總要加上「版權所有,翻印必究」。這版權是釋迦牟尼佛的,是祖師大德的,你把它侵占為己有,那叫盜佛門的東西,法是遍滿十方的,你掛上這八個字,盜十方僧物,結罪十方。你要是障礙經典流通,就是障礙一切眾生的慧命,那來生果報不可思議,想像不到。但是相反的,能夠流通正法,你的功德、福報無量無邊。尤其是流通大乘佛法,像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、《圓覺》、《楞嚴》這些大乘經典,及《無量壽經》,大乘當中的大乘,圓頓當中的圓頓,這功德不可思議。經典上講,虔誠心供養佛,一幡供佛,這個幡,用真心供養,風吹一轉,那個幡轉動一圈,一轉就是一個轉輪王位-轉輪聖王,統領一泗天下。幡要是壞掉了,碎為微塵,一微塵一小王位,這供佛的功德有這麼大。流通經典的功德,超過這個百千萬倍,放著這麼大的福不修,偏偏要來障礙,還認為自己很聰明,很有理想,很能規劃,這與菩提門相違背。菩提不是只有自覺,自覺還要能覺他,除了自己先覺以外,先受持佛法,還要在這當中流通正法,令他人能夠覺悟-覺他。所以不要只想著自己,我聽聞正法就好了,碰到眾生有緣,善巧方便令他學佛法,令他接受,把這個無上甚深微妙法,百千萬劫難遭遇的佛法推廣出去,令眾生能夠離苦得樂,這是依智慧門,同時也是依慈悲門、也是依方便門。所以一門即是三門,三門就是一門。如果從自利來看,就是不貪自身,不要有我見,以利他來看流通正法,廣行饒益是大智慧。第二種依慈悲門,拔一切眾生苦,遠離無安眾生心故。要知道,慈悲門即是眾生與我同有血肉,本是一家親,為什麼要與眾生結惡緣、起怨懟,生瞋恨心,這是我的敵人,那是我的親戚,不要有這種分別。心裡面不要記他人的過失,把人家的過失記在心裡面一輩子,那煩惱就跟著你一輩子,留在心裡面發爛發臭發酸,你的心就變成餿水桶,不是垃圾桶。要想到拔一切眾生苦,看到眾生有苦惱、有困難,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,他缺乏知識,用你的知識幫助他,無論是世間的、出世間的,都以平等心幫助他。還是要依智慧門,不然會變成爛慈悲,所以這三個缺一不可。拔一切眾生苦,不僅只有佛法、世間法救度一切眾生,看到眾生有苦惱,遇到災難,要多多的幫助他們,不要想到我所捐的錢,沒有正當利用,怕被侵吞掉,那我就不捐了,又不是天下所有的人都是惡人,他們要是沒做好有他的因果,結罪在他們那一方。我們不發心不是佛弟子,沒有慈悲心,哪一天你有困難,沒有人幫助你,這就是因果。你看同樣接受人家的幫助,就是有一些人沒有辦法得到,這裡面就是帶有他沒有幫助人的正因,所以現在碰到困難,其他人都得到幫助,他卻沒有。這種人又會怨天尤人,再造其他的業,會越轉越苦,境界就越來越差。所以要能歡喜幫助一切眾生,令眾生身心安樂,不光是人道的眾生,畜生道、鬼道,六道的眾生你都要發心令他們心安,怎麼才能做到?受持佛法就能做到。一切眾生是你心所現的,你心要是安了,一切眾生安,這是佛法講的真實道理。剛才講的是事相,依慈悲門,講到究竟,一切眾生是一體,《華嚴經》講:「十方三世佛,同共一法身。一心一智慧,力無畏亦然。」跟佛的智慧完全相同,沒有一絲毫差別,所以我們的存心建立在這個基礎上,慈悲也是佛門的基礎,你看道場山門口一進去天王殿,最先看到的就是彌勒菩薩,彌勒菩薩代表慈悲,彌勒翻做中文叫慈氏,他姓慈,名字叫阿逸多,阿逸多翻做中文叫無能勝,慈無能勝,慈悲沒有人可以超過他的,所以為什麼《無量壽經》佛在最後囑咐彌勒流通,顯示《無量壽經》是如來徹底的悲心,彌勒代表的是慈悲無能勝,顯示佛悲愍眾生,欲令眾生快速出離六道輪迴。那證阿羅漢行不行呢?佛看不行,證個辟支佛,佛看也不究竟,菩薩還是不行,佛希望眾生趕快成佛,所以為什麼用彌勒菩薩做表法?代表佛的悲心沒有人可以超過他,沒有經典比這一部經,還要能顯示出如來的悲心,所以用彌勒顯示出佛的慈悲心,沒有人可以超過他,在大經後面講的:「吾哀汝等。甚於父母念子。」釋迦牟尼佛哀愍眾生,超過父母親對待子女的那份關愛,因為如來知道一切眾生是同一體性,就是因一念無明,輪迴變成眾生,現在只要一念彌陀就能轉變,一超直入,所以彌勒菩薩一定護持《無量壽經》。很多同修都是從一貫道過來,都是拜彌勒菩薩的,所以來學《無量壽經》是對的,彌勒菩薩護持的經典,也是代表佛佛道同,因為彌勒是下一尊佛,他也是弘揚《無量壽經》,咐囑流通。所以要修彌勒淨土的,直接修彌陀淨土更快,因為到了兜率天,彌勒菩薩還是教你學淨土,是釋迦牟尼佛囑咐的,他尊師重道,不會有一個法門比這淨土更高明,佛有大智慧能夠觀機。其實彌勒菩薩應該比釋迦牟尼佛先成佛,因為就是不精進,慢了一下,本來他應該是第四尊佛,但是他自己說他懈怠,變成第五尊,他跟釋迦牟尼佛是同參,所以這顯示淨土法門是徹底慈悲門。你們要是碰到一貫道的同修,告訴他彌勒菩薩一樣教你修淨土法門,依《無量壽經》就對了,拿《無量壽經》給他看,這個法門能安一切眾生心,眾生心不安,常常妄動打妄想,所以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講淨土法門,令一切眾生安心、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,十念一念皆得往生,你要能流通淨土,順「慈悲門」,慈悲裡面直接帶有智慧,你講其他法門不一定講得圓滿,教人家學淨土,那叫悲智雙運,而且是究竟的慈悲、究竟的智慧,淨土法門就是如來徹底智慧、徹底悲心的顯現。你修淨土,那就是圓滿修習慈悲智慧,與佛相應,弘揚淨土如是,修行淨土也如是,這才達到究竟。我還是強調要多放生、多吃素,要想到這些眾生被殺的痛苦,要想到牠也有家庭,你要吃飽他也要吃飽,有人說:我心好就好,吃肉又有什麼關係。淨宗祖師-蓮池大師開示:講這種話的人怎麼會心好?殺心已經現前,吃葷的凶心已經現前了,怎麼會是個好人呢?殺眾生的命,養自己的身,那就不是好人,所以蓮池大師有大智慧。我們印的戒殺放生文,多多地流通,多多地宣導。現在放生慢慢地沒有人敢做了,放生要做得如法,不要破壞環境,自然人家會歡喜,要是不如法,沒有考慮周全,令生態汙染,那就不叫放生。所以放生還是要做,不做吃素就不圓滿,這是必然要做的,依慈悲門,你要是不做,與菩提相違背。菩薩大戒,十重戒第一條不殺生,夏蓮居老居士講,你殺生,此心已跟佛心相違背了,想要佛菩薩保佑你那做不到,「安得慈尊願力加」,佛菩薩的力量加不上,縱然加得上也很小,為什麼?你的殺心障礙住了佛光,障礙住佛的加持。有的人在家要煮葷食,教你們一個方式,念往生咒幫牠迴向。像以前殺豬的屠夫會念:豬兒豬兒你莫怪,你是人間一道菜,他不吃來我不宰,你向吃的去討債。屠夫他都知道殺生不得已,都還跟豬這樣講,你要是不吃,他殺了就沒有用了。當然不吃葷的人,在你自己來說是究竟的放生,可是在眾生分上,看到眾生有困難還有他的惡業,你要幫助他出離苦難,這才是菩提心,自利利他。還有眾生有煩惱,要用佛法幫助他,有一些人講的佛法不是那麼純,是帶著世間法勸說,好像能夠止痛,但是那是打麻藥、吸毒。只有佛法才能夠究竟,能令眾生解除世間的苦惱。家庭不和、所求不順要用佛法來看破,不能用世間法。我就聽過,先生搞外遇怎麼辦?他教妳要用女性的溫柔來解決問題,這是給你上幸福人生課程,你聽他的怎麼會幸福呢?只會越來越執著,你今天執著攀緣的是這一樣;明天又執著另外一樣,輪迴心沒有息滅,來世還要再受苦,其實你現前就在受苦,就是這一念心在苦,還叫你在這個苦心上面再造作,那不是讓你更苦嗎?所以現在很多人講佛法,摻雜著世間法,甘露裡面加毒藥,佛法九十九分講對,一分講錯,就不能聽。就像甘露裡面加了一滴毒藥,整碗都是毒啊!所以看佛法要看祖師大德的,看有修有證的人說的。我們講經是依照古德所說,希望大家能夠看古大德的開示,這是拔一切眾生苦。下一個,「依方便門,憐愍一切眾生心,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」。現在很多地方開方便,依著習氣開。像有人去別的道場,覺得冷氣太冷,他就要求常住溫度提高,有人覺得會熱,又要求常住溫度降下來。你要是開方便,方便了這個不方便了那個。所以到道場,如果冷多穿件衣服,或把蓋腳布披在肩上,如果會熱忍耐一下,實在不行少穿一點,要能約束自己。他們跟我講,那個地方為了這件事情,一級主管開會決議,我嚇了一跳,居然有這種事情,我們今天是來道場修行,不是來渡假的,來渡假這設備也不夠好,應該一人一間,每一間有獨立的恆溫空調,愛開幾度就開幾度。這不是方便,不是憐憫一切眾生心,而是令眾生增長習氣,讓眾生來道場造業、擾眾,所以要有智慧才能知道方便。那為什麼會有這樣錯誤的決定?希望人家認為他是個好人嘛,這就是恭敬供養自身心,希望博取眾生的讚歎、供養,所以開了很多方便,這個方便佛門有一句話:「方便出下流」,失去了原來的意義,這個方便不究竟,也就不圓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