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
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(三十一)
第十九願是發菩提心,第十八願是一向專念。故知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是彌陀本願之心髓,全部大經之宗要,往生必修之正因,方便度生之慈航。本經所崇,全在於此。修行要徑,唯斯捷要,故為本經之宗也。這部經的修行宗旨在哪裡?《無量壽經》是淨土法門最重要的經典,此經的宗趣、修行的綱領,也可以說就是淨宗修行的綱領,這是最重要的。任何淨土的經典,不能違背「發菩提心。一向專念」這個原則。這八個字是淨土宗的法印,所說之法,必然要與這八個字相應,如果不相應,修學淨土不會有成就。任何一個宗派都要發出離心,所有的修學法門都要有出世間的觀念,如果只有世間的善惡觀念,是不圓滿的,佛教教我們什麼是善法、什麼是惡法,光是明白還不夠,這不究竟,因為還在善惡兩邊的對待裡面,佛教講的是善惡兩邊都不著,既不造惡,也不造善,這個心就是清淨心。所以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是淨土宗的宗旨。淨宗依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成立極樂世界,那麼四十八願裡面最重要的一願就是「十念必生願」。十八願是「一向專念」,十九願是「發菩提心」,菩提就是要覺悟,覺悟很重要。凡夫人天-不覺,阿羅漢-正覺,菩薩-正等正覺,佛-無上正等正覺。阿羅漢以上雖然都是覺,但是覺悟要覺得透徹,要求取無上正等正覺,無上就是沒有再超過其上,正等就是一切平等,一切眾生,一切事相,一切差別都平等;在裡面不迷,這是正覺。所以我們發菩提心,要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,這個發,除了發起以外,還有一個「發明」的意思,要明了真心,然後開發它。一般所說的發菩提心,就是發要修行的心,這是總綱領、總原則。同樣是修行,為什麼有人證阿羅漢、有人成菩薩、有人成佛?甚至同樣學佛,有些人還在輪迴,修行生天,或是繼續做人,他們也都發心,什麼原因導致果報不相同?就是在於對大乘經教明不明了,對於實相能不能了解。善導大師講的,九品往生總在遇緣不同,什麼緣呢?看你熏習的是什麼法,要是熏習人天法,如果還貪著世間,認為工作就是在修行,做生意就是修行,也是修行,還在輪迴。如果你做人依誠信、老實,還能繼續做人;於生活工作當中若能離欲,你就能生天,但是都還在輪迴。所以同樣都是修行,有人會告訴你,我要求生淨土,可是能不能去?學了佛不是非得辭去工作,而是要你在一切的境界當中,不起心、不動念,不要起煩惱,所謂「但向塵中了自心」,可是塵勞煩惱是不是自心?不是自心,自性本無煩惱,沒有三途六道,你現在動了念頭才有,所以不是我們的真如佛性,真如佛性清淨不染。那麼要怎麼證悟本心?能不能離開你現前的見聞覺知?不能離開,但是現前的見聞覺知也不是你的真性。眾生現前的見聞覺知是生滅,就像大海裡面的波浪一樣,是動的。佛要我們在生滅當中悟得不生不滅,就像知道波浪全部都是水,離波求水了不可得,離開你現前的見聞覺知要找到真性找不到,因為它當體即是。可是你如果隨著它起滅、動亂,那就又迷失了,因為妄想是動的,真性不屬動、靜,就像海的波浪,它是動的,那麼海的本性是什麼?是溼潤的,動跟濕潤不相同。所以要是誤以為現前的見聞覺知,就是我的真性,那就搞錯了。這個問題從古到今都有,為什麼祖師大德講經的時候都非常小心,就是怕在這個關鍵的地方給你講錯了,或是講得讓你誤解。祖師大德是不會講錯的,但是眾生聽了會誤解,所以現前的見聞覺知不是真如本性,但離開它你要找真性找不到,這個觀念要清楚。「但向塵中了自心」,塵不是自心,若塵是自心那說塵就好,不用再說「了自心」,這就是發菩提心。那麼在淨宗講,發求生淨土的心,就是菩提心。古來祖師大德對於發菩提心的定義,尤其在淨宗下得非常精確。發願求生淨土不是死了才去,現在很多人誤解,以為死了以後才到極樂世界去,那是誤會。我們講修因得果,你修什麼樣的因,就得什麼樣的果報。你現前發願求生,可是要把你的煩惱習氣、貪戀執著給放下,這是因。那麼現前放下一分你就得一分的自在,放下十分你就得十分的自在,全部放下了,那就成佛了,現前就得受用。往生淨土是活著去的,怎麼算是活著呢?我們看一個人斷氣了,以為他死了,可是他心裡面非常的清楚,比活人還清楚,所以這部經叫做《無量壽經》。一般世俗祝福人長命百歲,再長的也不過百歲,沒有辦法達到無量壽,人生不過百年,還是糊里糊塗的走掉,這一生造什麼業,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,還是輪迴啊!有再多的財富權勢、名聞利養,都是帶不走的。所以求生淨土不是死了以後才去,你們看《往生傳》、《淨土聖賢錄》,裡面的這些菩薩,他們都是心裡清楚、明白到極樂世界去,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走,什麼時候阿彌陀佛要來接他,身心自在!一點都不害怕,我們中國人講的求好死,臨終能夠不生病,就這樣安祥的壽終正寢,在現代人來說很困難,因為業障太重。可是修學淨土,不但能夠不生病,而且還能夠預知時至自在往生,所以這個法門我們讚歎它為不死的法門,修學淨土真的是不老、不病、不死,你要是真修,就會感受得到。這是解釋現前一般人對於淨宗的誤會,以為是死了以後才往生,死了以後才得利益的。淨宗修學人在活著的時候,他就清楚明白何時往生,這種功夫說老實話,在現今眾生的根器當中,修學其他的法門達不到這樣的程度。甚至黃念祖老居士講:現代的眾生,不學淨土想要成就,他說絕無可能。黃念祖老居士是密宗的金剛上師,四十幾歲就明心見性,大徹大悟。這本玄義就是依照他的註解-《無量壽經大經解》編寫出來的,他的成就至高無上,臨終前三個月就知道自己要往生,每天睡兩個小時,一天念十六萬聲佛號,他得大自在。要是對於淨土有懷疑,這就是業障,《無量壽經》後面講到:懷疑是菩薩修學最大的障礙。你不但懷疑淨土,還懷疑別的宗派,別的法門,這「疑」是業障,所以不能信受、不能契入。聽到淨宗十念一念往生,一往生就直證阿鞞跋致,這確實不可思議。「阿鞞跋致」翻作中文叫「不退轉」,永遠不退轉。為什麼《彌陀經》上講的阿鞞跋致,羅什大師沒有直接翻譯過來?因為它是修證的位次,具有多義,所以不翻。也就是說你沒有達到這個程度,你說你是阿鞞跋致,這是大妄語,欺誑眾生。就像現在你沒有博士學位,而騙說你有博士學位,那是欺誑。你到極樂世界,要是沒有不退轉,沒有八地、七地以上,那就不能稱為阿鞞跋致,所以肯定往生到極樂世界,就是八地的菩薩。這個名稱只有圓教八地的菩薩可以使用,七地以前不能用,才知道這個佛號的功德無比的殊勝,凡夫乃至畜生、鬼神、地獄的眾生,十念一念,你只要發菩提心到極樂世界,每一個人都是阿鞞跋致,這個法門要是不頓超,那哪一個法門頓超?李炳南老居士講:聽到這麼好的事情,要是不願意修,不願意發願求生,那這個人非愚即狂。愚是愚癡,狂呢就是發狂、神經病。無論是在家出家,只要一句佛號,任何業障都能消得了,就看信不信得過。真信切願,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,就決定往生到極樂世界,八地阿惟越致,絕對不會退轉,這是阿彌陀佛的保證。世間人的保證不能信,佛的保證可以信,而且要諦信。很多人不相信,甚至還有很多菩薩也不相信。《無量壽經》後面講:「多有菩薩。欲聞此經而不能得。是故汝等應求此法。」連菩薩都不相信的法門,而你能相信,你要是修學,十方諸佛一定都護念你、照顧你。所以要深信切願,這個法門是難信之法,夏老居士講的:難信,難信,誠難信,兩個難信,誠難信是什麼?非常的難信,萬億人中一二知,萬億人是講學佛人,學佛現在還沒達到萬億,以億為單位,乘上一萬。意思就是說很多的學佛人他不相信,就那麼一兩個他曉得,肯死心踏地的念佛,一心一意的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。你要是覺得念佛是自了漢,不究竟,有這種念頭就是懷疑,就是業障,那就是心不真誠,不老實,你要是諦信,不但你這一生能超脫,而且一超直入,直證阿鞞跋致。這阿鞞跋致離成佛不遠,再往上去第九地、第十地-法雲地,再來等覺,再來就妙覺,就成佛了,真的是功超累劫,一念越三祇,三大阿僧祇劫。所以這個成佛的快速、修行的穩當,沒有任何法門可以相比,這是盡虛空遍法界最圓頓的法門。為什麼敢講盡虛空遍法界?十方諸佛同讚的法門,十方諸佛就是盡虛空遍法界,一切諸佛剎土的導師,他們都讚歎,而且勸他們的學生都到極樂世界,跟阿彌陀佛學,最圓頓的方式,所以我們可以肯定,絕對不用懷疑,你就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這樣念下去,絕對會有成就。世間很多事情說不準,這個事情說得準,看大家能不能發心、願不願意發心,你要是不發心那沒有辦法。再來看「方便度生之慈航」。剛才講到什麼業障都消得了,你心都鑽在佛號上,那還有什麼業障?有人說佛號只是名字只是音聲!祖師告訴我們:名能召德,罄無不盡。這句彌陀名號就是究竟、就是圓滿所以叫罄無不盡。念佛號最方便,無論是在什麼時候你都能念,甚至念得熟的睡覺也能念,這是「方便度生之慈航」。尤其是現代人工作繁忙、雜事很多,想要修行的障礙特別多,你念佛號,佛會派二十五位菩薩保護你,這在《十往生經》裡面講的,二十五位不是小菩薩,是大菩薩,稱大菩薩最起碼也是圓教初地「歡喜地」,要嚴格講,那要十地「法雲地」才稱大菩薩-菩薩摩訶薩,佛派菩薩當你的保鑣。若行若住若晝若夜,行住坐臥、白天晚上、一切時一切處,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,這妖魔鬼怪不會來,你要真正發心,萬緣放下就這樣老實念去,這是「方便度生之慈航」,修行要徑,唯斯捷要,故為本經之所宗也。剛才講的不但是《無量壽經》的宗旨,還是淨土法門的宗旨,因為四種念佛不能離開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,一向就是一心,無論是實相念佛,通途的實相念佛,那你沒有發菩提心就不用念了,不明實相不能念,要是悟了心,不在這裡安住,那也不符合一向專念。觀想觀像一樣都要發菩提心,才能出離,持名念佛也是要發菩提心,「觀想」想佛,心要是散亂,佛的樣子不會出現,無論是看佛的像或是想佛的相好、觀極樂世界,心要是亂的那就不屬於一向了,也就不專,所以四種念佛都離不開「一向專念」。乃至於拜佛離不開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;參禪離不開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;持咒也是離不開,把它拓展出去一切的法門,無論是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都離不開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,小乘也離不開,只是覺悟的淺深不同,這就是圓融當中的行布,行布不礙圓融,這是華嚴境界!所以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,也可以說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的宗旨,甚至十方諸佛、無邊剎海、無量法門的宗旨,都是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,再講得更精要一點,都是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阿彌陀佛」。阿彌陀佛翻作中文叫做「無量壽、無量覺」,無量就是真如本性,所有的法門離不開真心本性,《華嚴經》講:「離經一字。即為魔說」,這經是什麼?我們看文字上它是講經典,經典表達的是真如實相,所以說「離經一字,即為魔說」,但是你著在經典上是不是魔說呢?有所著就是魔說,看經要會看,有些人引經據典,目的是破壞佛法!這是魔說,現代的妖魔鬼怪也講《楞嚴經》、《圓覺經》,但是他在關鍵的地方給你講錯,誤人啊,讓眾生迷惑顛倒,無法成就,所以這個要注意的,要清楚。我們看下面解釋「發心」的二種義趣:『發心有二義,先須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:第一「依智慧門,不求自樂,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」。第二「依慈悲門,拔一切眾生苦,遠離無安眾生心故」。第三「依方便門,憐愍一切眾生心,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』。這三個與菩提心相違背,所以要是貪著自身就沒有智慧,惱害眾生沒有慈悲,貪求恭敬供養自身沒有方便。你的方便不是正方便,而是邪方便。現在很多人很會開方便,愈開愈邪,佛門有一句話講:「慈悲多禍害,方便出下流」。這方便是要令眾生能夠破迷開悟、離苦得樂。「先以欲鉤牽。後令入佛智」這是方便。可是現在先以欲鉤牽,鉤到後來自己的欲望都起來了,那就不是方便,是心隨境轉,或是他開的方便沒有辦法令你入佛智,那也不算是正方便,都是邪方便,所以佛法到後來會變質,就是因為亂開方便。他怎麼開呢?隨著自己的喜好開,隨著自己的妄想去開,那就不是了。第一個是依智慧門,不求自樂,眾生念念都想著怎麼樣讓自己快樂,甚至學佛也是想要求得快樂。但是佛門不叫快樂,叫三昧,三昧翻作中文叫正受。求的是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,正確的受用。不是五欲六塵的受用,那個是外來的。那麼世間人求的自樂,就想得到物質上的享受,為了自己的愛欲、嗜欲、嗜好,不惜損人利己,惱害眾生,這根本的原因就是貪著自身。像很多同修很喜歡睡覺,甚至還有人的興趣是睡覺,這就是懈怠懶散,貪著自身。身沒有威儀不能端正,你叫他坐好、站好,他就懶洋洋的,這也是貪著自身,認這個身為實有,貪這個安逸,那你就會沒有智慧。就像現在的人學佛,你請他來打佛七用功,他會先問你住哪裡?住得怎麼樣?三餐吃什麼?這是貪著自身,喜歡享受,到那裡哪一位法師比較好不會罵人,這是貪著自身,我相我慢。我認識一位法師,他跟我講,他說他師父舉辦禪七,要求報名參加的先簽切結書,在禪七裡面他會使出教訓、棒喝、修理的手段,你要是不簽不能參加。所以你要修行,要能放得下,去道場不是享受的,不是來當貴賓的,當貴賓你要去飯店,到道場是來修行,來放下我執、放下我相,不求自樂,所以說為什麼在道場修福修慧是這樣來的。大家在道場有沒有增長智慧?還是「是非人我,貪瞋癡慢」,不知不覺的嘴巴好說人的長短,好談是非,最怕的就是不知不覺,有意無意去探聽人家的私事,這在精舍嚴格禁止,我們要發心,做最基礎的如法道場。不要去探聽這些是非,大家用功完趕緊回去,不要有意無意去說人家的長短,不光是我們這裡,別的地方也一樣,當然精舍到現在是非常的清淨,想要修行的人來這裡都會得利益,這身心自在。我們有三不原則:不收錢、不會暗示你要給錢、還有不會變相收費。你來這裡就是用功,就是遵守佛門的規矩,如法的道場,這裡真正是做到了。來這裡要是不能配合、不能遵守,那你自己就要清楚,我不能擾亂大眾,所以真正修行要經得起考驗,以前祖師大德學法、修行,打佛七、打禪七,絶對不會起一個念頭,我去那裡住哪裡?以前沒有車用走路的,走好幾個月、半年,路上也不像現在店家這麼多,都是小村莊,以前的物資也不發達,有時候不一定買得到東西,只有摘點野菜、野果充飢,就這樣去學法,這是真正的學道人。我不是要大家變成像以前那樣,因為時代環境不同,但是心態要有,精神要抓得到,要想到我們現前的物資豐富,吃飯的時候要食存五觀:「計功多少。量彼來處」-看看自己修行有沒有功夫,人家拿來供養,你消受得起嗎?「忖己德行。全缺應供」-看看自己有沒有德行,是圓滿還是缺陷呢?才來吃這一頓飯,吃的時候「防心離過。貪等為宗」-心不要動念、不要分別,這菜好吃那菜不好吃,今天出的是什麼菜,今天是誰煮的?「正事良藥。為療形枯」-把它當作藥來吃,治這個餓病,肚子餓了,沒辦法,一天要餓三次,當病來治,吃飯止餓的。所以佛門這首偈子很有意思,最後一句「為成道故。方受此食」-為了成就道業,才吃這頓飯,這是五觀。你能食存五觀,就會不求自樂,遠離我心貪著自身,你就得大智慧,你就與菩提有一分的相應。再者廣義的:在生活上受用一切物質的時候,你都要這樣想:不貪求,夠用就好。那麼做生意賺錢要「防心離過。貪等為宗」,現在的人貪財很嚴重,貪財為了想過舒服的日子,他要多財是想自己受用,不是想眾生,沒有想過眾生需要什麼。大家聽了我這樣講,會想:那我為眾生去賺多一點錢,這樣還是貪,還是一樣啊!不要有這種念頭,為眾生就為眾生,其他的一切隨緣。有人就要問:我很努力工作,就是賺不到錢、生活過不去怎麼辦呢?這是福報不夠,要多多懺悔業障,心還是不貪求。沒有辦法外財布施就內財布施,內財就是自己的身口意幫眾生服務,自己的身口意離開煩惱,有能力做一點布施,把你的貧窮給布施掉、送掉、放下,把你認為貧窮的觀念捨掉,這是布施。所以為什麼說布施不在多少,心誠就可以啊!怎麼誠呢?沒有煩惱,你在錢財上起煩惱了,你就把錢財給布施掉,把它捨掉,心裡不要罣礙著,這就是布施,這是修行。剛才講的這些要聽得懂,你要是聽不懂,執在事相上,那就錯解了。有人問:他說東西都布施掉了,那下一餐怎麼辦?是你聽錯了,是叫你心不要貪著,心不要在這裡起煩惱,這是布施,不是只有事相,你把事相的資財,沒有適當的規劃任意使用,那又要生煩惱了,煩惱還在而且更多,所以是把你貪著的這念心給捨掉,把你認為沒有錢是煩惱的這個認知、這個感受給捨掉,這是布施。這樣你就得聰明智慧,就入了智慧門。剛才講的是以錢財為例,其他的大家要能夠去聯想到,名利、物欲、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都一樣要布施、都要捨掉,你才會有一點小智慧、有一點與菩提心相應。